臉部在人的全身上下是最能代表個人特色的部分。在人與人接觸時,臉部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必須承認,在交友或是求職時,除了自己本身的內涵外,一張好看的臉,會帶來相當大的加分效果。不同於過去只能怨嘆自己長得不夠漂亮,現在由於整形科技的進步,後天的人工美女跟帥哥已不是難事。對於美的定義,不同時代、不同種族甚至不同地區都有差異,現代的美,在於強調臉部各個部位之間的和諧(Harmony)。簡單的說,美並不是特指臉上某個部位的大小,長度或是角度,而是臉上各個部位間能維持最好的比例。
顴骨是由「顴骨體」和「顴骨弓」兩部分組成的錐形骨骼,這塊骨頭決定了中臉臉形的美觀與否。顴骨體構成中臉正面最前方的外側部分,過於外擴的顴骨體,會造成顴骨過高的外觀,而以45度角側視臉部時,顴骨體的弧度決定了臉形線條的美感,突出的弧度過高,會顯得不夠柔和,看起來刻薄,但是如果手術過度矯正,造成突出的弧度過低,又會造成皮膚鬆垮,變得老態,這是在做術前計畫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點。
顴骨弓則是連接顴骨體和顳骨的細長型骨頭,正面看臉部時,中臉最寬的地方就是在顴骨弓靠近耳朵前面的位置,所以要縮小中臉寬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將顴骨弓向內側移動。顴骨削骨手術方法有很多,除了最簡單的磨骨手術外,其他各種削骨方式基本原理,都是在顴骨體及顴骨弓靠近耳前部分以各種方式造成人工骨折,再將顴骨依照病患情況調整移動。所有削骨方式一定有口內切口,差別主要在於耳前部分有沒有切口,這個跟顴骨弓切開後有沒有固定有關。我們選擇的方式是口內切口加上耳前一個可以隱藏在頭髮裡的小切口,這樣可以準確而且穩固的將顴骨弓固定在我們設計的位置。
中臉過寬的人,我們歸納成三類:
下顎骨角削骨手術
現代對於美的臉形定義是:正面來看較為修長,側面則希望有好看的弧線(這個角度男女有別),但是由於南方種族長期食用稻米,先天基因裡下顎骨會比捕獵為生,吃肉為主的北方種族來的發達,過度發達的下顎骨,造成一般俗稱國字臉。骨骼結構的變化,包括下顎骨角過度突出,下顎骨體及下巴過度增厚。除了下顎骨過度發達外,咀嚼肌的增厚也是造成國字臉一個常見原因,例如常嚼檳榔的人,會有很發達的咀嚼肌。
下巴塑型手術 / 下巴的線條,常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
寬厚的下巴,給人堅毅有力的感覺,但是如果長在女性臉上,就顯的個性太強。
短而後縮的下巴,會給人不可靠的疑慮,而且這樣的人睡覺常打呼的很厲害。
過凸的下巴,就是俗稱的戽斗,這樣的下巴不管在男性或女性臉上,都不會是美的象徵。
院內案例
.jpg)
■ 依據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規定,除非有醫療上的適應症或必要性,未滿18歲禁止接受各侵入性美容手術。
■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 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 要目的』」。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衛署醫字0990262180號、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辦理,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label use)本文由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之醫療行為,而輔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醫師於實施處置前善盡告知義務關於併發症及後遺症發生機率及處理方法、風險及副作用等。有關手術之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及術後照護等問題,醫師將親自與個案說明並提供相關衛教知識文件,術後成效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所不同。
削骨術後注意事項
-
削骨手術隔天可以開始進食清涼流質食物,持續5~7天.經常用開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飲食後要用漱口藥水,避免傷口感染。
-
削骨患者須戴頭套加壓,可減少出血腫脹的症狀及幫助組織貼合以達到良好的恢復效果。
-
削骨術後前三天因傷口尚未癒合,持續冰敷減少出血可使腫脹狀況降低,以冰袋冰敷,一天至少4~6次, 每次15~20分鐘。
-
削骨手術三天後傷口癒合開始持續熱敷,以毛巾或熱敷袋一天至少4~6次,每次15~20分鐘促進代謝及血液循環,可使腫脹狀況迅速改善。
-
削骨手術後一個月內,臉部不可以用力按摩,避免出血及減少皮膚鬆弛的後遺症。
-
削骨術後一週內避免低頭過久.劇烈運動或提重物情形。
-
術後一週飲食上避免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禁止菸酒。
-
由醫師安排削骨後回診拆線時間,如傷口大量出血,嚴重疼痛或身體不適,盡速回診就醫。
■ 依據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規定,除非有醫療上的適應症或必要性,未滿18歲禁止接受各侵入性美容手術。